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国学文化
  • 1916年生于湖北武汉市,早年皈佛。1936年赴斯里兰卡金刚寺佛学院学习,受学于佛教学者金刚智长老。1938年回国。1942至1943年任冯玉祥英语教师。1943至1946年在四川从事教师、办事员、翻译、编审等工作。1946至1947年
  • 1900年生,河北省迁安县人。字仁斋,笔名任责。192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赴美国深造。1938年赴甘肃拉卜楞寺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调查,后任教于成都华西大学。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进藏任教。19
  • 孙毓棠,中国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1年4月9日生于天津。1930年8月肄业于天津南开大学,1933年8月毕业于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系。此后在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任史地系讲师。1935年8月东渡日本,1937年7月肄业于东
  • 字情牵,福建福州人。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东方学家。生于世代业医家庭,幼时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成人。民国初,入省立第一中学学习,熟读经史,曾自编《中国上古史》,并发表《英雄祟拜论》等小册子,
  • 原名吕渭,字秋逸,现代佛学家。1896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曾先后就读于常州高等实业学校和南京民国大学,后到金陵刻经处设立的研究部学习。1915年留学日本。翌年回国,先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后任支那内学院教务长
  • 湖南零陵人,曾用名石易元、石凤岗等,1916年10月25日生。1938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中国哲学
  • 白寿彝同志:您主编的二十二卷本《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您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未已。对您和您的同事们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我表示衷心的祝贺!以史
  • 王重民(1903-1975)中国目录版本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家。河北高阳人。字有三,号冷庐。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同年任保定河北大学国文系主任,不久在北平图书馆任职。1930年任该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兼索引组
  • 1897年生,四川南充人,字化中。1919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印度哲学,后在南京支那内学院师从欧阳竟无研究法相唯识,1925年在该院任教。此后十几年主要从事教学和著述工作。1942年创办东方文教研究院。1957年出任中国佛学院教
  • 1912年生,河北新安县人。字森田,号雨农。1935年华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汤用彤、周叔迦先生。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教授。1958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浙江乐清人,1911年10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并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致力于中国思想史和道教史的
  • 僧人,佛教学者。1908年生于江苏江阴。俗姓潘,名楚桐。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31年投杭州灵隐寺,拜却非和尚为师出家,法名传戒,后改名巨赞。同年在宝华山受具足戒。此后研习佛学,对唯识和禅宗有独
  • 马雍(1931-1985)中国历史学家。笔名孟池。中国共产党员。湖南衡阳人。1954年以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係。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外关係史研究室
  • 1916年10月生于甘肃和政县。1936年开始在拉卜楞寺和拉隆哲蚌寺研究藏族史和藏传佛教。1938年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陕北公学学习。曾任中共西藏工委秘书长、内蒙古大学副校长,中国无神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
  • 穆斯林学者,1917年1月13日出生,安徽安庆人,回族。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46年赴美、英、法、瑞士等国考察,开始研究世界伊斯兰历史和伊斯兰学术文化。1949年回成都从事民族工作,1956年调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编译
  • 伊斯兰教学者。字子实,1906年生,云南个旧人,回族。早年就读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1931年被选送埃及爱资哈尔等校学习。此间著文《中国回教概观》,译《论语》为阿拉伯语。回国后主要从事《古兰经》及阿拉伯文著的翻译
  • 藏族,1910年生,青海化隆县人。13岁被认定为青海德扎寺活佛,接受系统藏传佛教寺院教学。3、40年代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参加辩经和讲经活动。50年代在青海民族学院任教。1980年后,被聘为西北民族学院教授。1985年逝
  • 朱师辙(1878~1969)〕字少滨,生于黟县,祖籍苏州,教授,文字训诂学家.祖父朱骏声为清代著名学者,于道光年间任黟县训导.民国初年,朱师辙与其父朱孔璋相继任清史馆编修,与名学者缪荃孙等先后以15年时间汇集清代史料,成书
  • 程千帆(1913~2000),原名逢会,改名会昌,字伯昊,四十以后,别号闲堂。千帆是其曾用过的许多笔名之一,后来就通用此名。祖籍湖南宁乡土蛟湖竹山湾(现改属望城县),后迁居长沙。著名中国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
  • 已刊:1、文心雕龙新书1952年中法汉学研究所通检丛刊特辑1982年台湾宏业书局2、文心雕龙校正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台湾明文书局3、水浒全传(校点)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4、历代
  • (19021995)云南省昭通市人,一代国学宗师。1902年5月出生在一个以教书为生的知识分子家庭。1921年从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官费进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1926年考缺京师大研究班和清华大学研究部。毕业
  • 欧阳竟无(1871-1943),名渐,字竟无,以字行世,江西宜黄人。他六岁丧父,但从小就刻苦读书,二十岁中秀才,又从叔叔读程朱理学,同时博览经史,对天文历算也很精通,是学校的高材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欧阳竟无
  • 钱仲联(1908-2003)原名萼孙,号梦苕。终身教授。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26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建国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
  •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署宇同。1909年5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献县。父亲张濂,光绪(1903年)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长兄张崧年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对张岱年的学术道路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1928年,张岱
  •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出生书香世家,自幼由父亲自授业,后又转益多师,从小到大,走的是自学之路。在华中师范大学执教40年之久,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是中国
  • 原名玉枢,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青少年时代,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时攻读法律和历史。24岁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受到马列主义的影响。1927年赴法国巴
  • 两江师范学堂1911年毕业校友陈中凡,著名文学家,原名钟凡,字斠玄,号党无,1888年生,江苏建湖人。1907-1911年就读于两江师范学堂,受业于李瑞清、缪荃孙、陈三立诸名师。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7年毕业后
  • 翦伯赞,湖南桃源县人,一八九八年生,维吾尔族。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一九三七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翦伯赞投身北伐战争。
  • 汪辟疆(18871966)名国垣,号辟疆,晚号方湖,江西彭泽人。1909年入北京京师大学堂,1912年毕业,1918年任江西心远大学教授。1927年起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授。其间曾任监察院委员、国史馆纂
  • 蒋廷黻,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一个中等农家。幼年读私塾,接受旧式教育。10岁人长沙明德小学,次年改人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益智学堂,开始学习英文。1912年,适值辛亥革命爆发,蒋廷黻只身留美,先是人密苏里
  •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但生长在南京。1909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科。历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
  • 刘文典,安徽合肥人。原名文聪,字叔雅。1889年12月生。1906年入芜湖安徽公学学习,因聪明好学,积极上进,为该校教师陈独秀、刘师培的赏识,并受到他们反封建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民
  • 钱基博,字子泉,别号潜庐,无锡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初二日生,与弟基厚孪生。5岁由长兄子兰授课,9岁读完《四书》、《五经》和《古文翼》。10岁时由伯父仲眉课以《史记》和唐宋八大家文选,并教其学习写作
  • 马衡(1881年6月20日-1955年3月26日),浙江鄞县人,字叔平。早年在南洋公学读书,曾学习经史、金石诸学。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192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导师,同时在清
  • 一一字迪生、觐庄,安徽宣城人。1911年赴美留学,先在西北大学,后到哈佛大学专攻文学。1920年回国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1921年任东南大学洋文系主任。创办《学衡》杂志。1924年去美国讲学。1927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
  •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B.litt)学位。之后随杨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