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新闻 > 教育政策 > 正文

杨东平:香港的“小升初”政策解析(2)

来源:搜狐教育 2013-06-18 15:33:13

智能内容

 

  5.学生派位组别与电脑派位顺序

  学生的派位组别是根据他们经调整后的校内成绩划分成1、2、3三组,电脑派位的时候会先派1组,然后2组的,最后3组的。划分派位组别的目标是决定学生派位的先后次序,而不是衡量学生成绩的绝对标准。电脑首先将学生在小五下学期及小六上、下学期的校内成绩标准化,由于各个学校课程有差异而且评价标准也不同,各个学校间的成绩不好比较,所以需要再调整。为了避免学校通过强化考试训练提高考试成绩,以上一年“中一学生入学香港前学科测验”抽样成绩的平均分来调整派位组别。为了避免学校训练学生中一入学前的学科测验,这些测验不同于平时课堂教学,主要是一些关于逻辑推理等方面的习题。

  电脑在处理甲部“不受学校网限制”的学校选择时,会首先按照全港第一派位组别学生的选校意愿次序派位,然后依次审阅第二派位组别学生的学校选择,最后为第三派位组别的学生。如学生在甲部的所有学校选择经审阅后仍未获分配学位,他们便会进入乙部获分配学位。

  电脑在处理乙部学生所属学校网的学校选择时,会先按照学校网第一派位组别学生的选校意愿次序派位,再按同一程序处理学校网第二派位、第三派位组别的学生。

  从过去三年的派位情况来看,基本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如愿进入前三个志愿,最高的时候达到近90%的学生都能够在前三个志愿获派成功。第一志愿的成功率也很高,在自行收生中获派的成功率超过60%,而在统一派位阶段,第一志愿成功获派的机会也接近60%。

 

  二、香港小升中派位制度的经验

  香港小学升中学的派位制度得以良好运行,并受到各方认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教育均衡发展是电脑派位制度的基础

  香港自从70年代末期基本普及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后,开始致力于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政府主要任务是改善条件比较差的学校、缩小学校间差距。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香港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不论是硬件设施、教学设备,还是师资水平都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作为香港基础教育主体的官立学校和津贴学校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教师待遇按照政府统一规定的薪级表发放,不会出现同一薪级点的教师在不同学校待遇不一的情况。这些学校不允许收取学费,也不得把政府拨款或社会捐款额外发放用以教师福利,从而避免了教师因为福利待遇问题而流动。香港的中小学教师是高收入群体,从而保障了教师专心从教,无后顾之忧。

 

  2、公平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香港的基础教育学校,较好地做到了公平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家长和学生的选择面很宽,而不是单一的。中高社会阶层的可以选择国际学校,让子女今后出国接受高等教育,大多数家庭可以选择私立学校或者直资学校接受特色教育,也可以选择官立和津贴学校接受主流模式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扎堆现象。香港政府鼓励的“直资学校”,就是希望进一步深化均衡教育,推动多样性的特色教育。

  在政府组织的统一派位制度中,家长都有一次跨区自主择校的机会,即第一阶段自行派位,占30%的学额。在第二阶段的统一派位中,还有一次跨网选择的机会,占第二阶段10%的学额。这种制度设计的选择性和有效性,能够保证90%以上的学生满足前三志愿,60%满足第一志愿,是这一政策得以平稳运行的重要原因。根据各方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家长和学校对现时政策比较满意,公众对现行学位分配办法表示赞同和支持。

 

  3、信息公开,决策公开

  小学升中学政策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政府和学校的民主决策和信息公开至关重要。政府制定小学升中学的政策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让政策内容反映家长和学校的不同诉求,既满足家长选择钟意学校的愿望,也满足学校挑选适合的学生的想法。

  为此,“家庭与学校合作委员会”制作每一学年各区的《中学概览》,详细介绍区内每一所参加派位的中学的各种信息,包括办学宗旨、校长和教学人员资料、开设科目和拟开设科目、班级数和学额、接受中一自行分派学位的标准、全年收费、学校特色、学校管理(管理架构、校董会和管理委员会、环保政策)教学规划(语文政策、学习和教学策略、校本课程、关键项目发展)、学生支援、家校合作、未来发展、课外活动、直达学校的交通工具等栏目。小六的家长和免费获得《概览》,各学校在学校网站上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