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08 20:22:40 下载试卷 标签:苏教版 教案 语文
访访问问,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时,可以组织学生去查阅一些封建社会的封建传统,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去采访一些老人,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而且深刻理解了妈妈给姐姐缠足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如《石榴》一文,石榴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石榴的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它的形状,颜色,味道,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蚕姑娘》一文可指导学生去观察蚕的行成过程以及颜色的变化,了解它一共睡了四回,最后才变成蛾姑娘.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演演说说,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军神》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沃克医生和受伤的刘伯承当时对话和做手术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刘伯承的印象,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深有感受能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然后,让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过表演,学生身临其境,真切地体会到作品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 ,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看看做做,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学习《乌鸦喝水》,我让学生亲自实践乌鸦的办法,每个小组都将事先准备好的瓶口较小的瓶子和石子,当堂拿出来,演示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的过程,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动手动脑的乐趣
学习《人有两个宝》,上课之前,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开动脑筋,用自己的一双小巧手,做出自己最拿手的一样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同学们,有的画了一幅画,有的折了小飞机,小轮船,小衣服,有的剪出漂亮的图案.通过实践来感知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比教师空讲更有说服力
二.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结合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在校园拾到伍元钱主动交给老师,还有一些同学主动帮助小同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说,去讲
结合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北大荒的秋天》,《西湖》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春游,秋游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徐州的楚王陵,西游记宫,淮海烈士纪念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社区去帮助出黑板报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结合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服务员,则可以让他写一写服务员应如何对待顾客的文章;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让 老 虎 插 上 翅 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运用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