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电脑摇号难被认可 家长"怀念"考试
来源:《工人日报》 文章作者:李承锦 肖树臣 2009-07-16 11:39:43
一项看似公平的“推荐+摇号”入学方式,在郑州却遭到了很多家长的质疑。在这些家长看来,与其“撞大运”,还不如让学生参加考试,谁成绩好录取谁——
7月7日,郑州外国语中学小升初电脑派位工作举行。当天,从600名市内5区小学的推荐生里现场摇出200名“幸运儿”,成为今年该校录取的新生。
从去年起,郑州市对该校新生录取方式进行改革,采取“推荐+摇号”的方式,不再对推荐生进行外语测试,然而这项看似“公平”的措施,却遭到很多家长的质疑。
派位方式难被认同
由于学校招生计划有限,今年郑州市教育局为这所中学下发参与电脑派位的招生计划为200人。其中,面向中原区的100人,其余100名则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
当天的摇号遵循这样的程序:为每名学生随机生成一个顺序号,邀请家长代表为滚动的号码喊停,依次录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名额少竞争激烈,个别区的比例甚至高达70∶1,也就是说,70个成绩优秀的小学毕业生中,只有1名学生能幸运“入选”。相比之下,中原区的名额要多一些,但是录取比例也达到了15∶1。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电脑派位,来自各区的共计200名学生被“摇中”。
派位结束后,“入选”学生家长激动地连忙打电话回家报喜,没有“派上位”的学生家长则失落地离开。而有不少家长情绪难平,难以接受孩子落选的事实,围住教育局的领导和电脑程序的设计者,对派位程序的公平性提出质疑。
一些未被录取的学生家长认为这种方法不公平。“孩子努力这么多年,剩下最后一步了,运气却把孩子挡在学校门外,这公平吗?”“为什么不放开让考试?如果孩子没考上,孩子也会觉得这是一种公平的选拔方式,现在家长怎么向孩子解释”……
一位妈妈得知孩子未被录取,更是难以控制情绪,当场失声痛哭:“从小学三年级起,除了要在学校内学习,还要在社会上的补习班学习,老师更是没日没夜地给孩子补习,目的都是为了上郑州外国语中学……”
很多家长都说,这样的结果对学生、对家长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家长“怀念”考试
考试仍是很多家长最认同的选拔方式。
就连一名电脑派位派上的家长也赞同“考试”:“考试是目前最公平的选拔方式,量化的结果能看得见,能者上大家会心服口服。”
“我女儿测试时是第一名,可今天没有派上,成绩不如她的孩子却派上了,为什么不能一考到底呢?”一位家长说。
“有了这样的付出,最后反而没有被派上,父母亲心里肯定难过。”很多家长都很“怀念”考试这种选拔方式,认为电脑派位录取的偶然性太大,感觉像“撞大运”一样,还不如让学生参加考试,谁成绩好录取谁。
对于家长的这些意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无奈地表示,国家政策有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必须坚持免试就近入学。
“禁止通过任何考试的方式录取新生。”翟幸福介绍说,电脑派位实在是无奈之举,从根源上来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太少,供需矛盾突出。
也有家长对电脑派位程序的公平性提出质疑。尽管现场随机生成排号,但“这些号码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家长代表事先能看到孩子的随机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随机号的大小有意识地喊。”一位家长质疑说。
对此,电脑摇号程序的设计者、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潘正运解释,随机号滚动速度非常快,从喊“停”到按键,这期间编号可以跳动很多次,根据随机号喊“停”不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技术层面上的人为操纵因素完全可以避免,不过为了让家长们放心,我们正在考虑明年进一步改进,比如请家长代表背对屏幕喊停等。”郑州市中招办一位工作人员说。
期待两种途径解决矛盾
据了解,在郑州市,造成教育不均衡的原因很多。有关人士介绍,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几个因素不打破,想让所有学生享受到同等的公平教育就不可能实现。
他说,这种不均衡发展,首先是教育投入上的不均衡。在郑州市,由于初中分为市级和区级两种管理体制。市管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由市政府拨款,每人每年300元左右,而区管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由区级政府下拨,每生每年100元左右。投入的不均衡,造成学校无法在硬件设施上达到同一标准。
其次,师资不均衡也是校与校之间存在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热点学校”教师待遇相对较好,“薄弱学校”教师待遇较差,待遇间的不均衡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越强,越能吸引水平较高的教师,而学校越弱,越难以留住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
再次,生源素质及学校管理水平的不均衡,也是制约教育均衡的主要原因。
目前,教育界人士和家长们更倾向于一种解决办法:初中全部实行就近划片,不设“特权学校”,这样可以更好地减轻学生负担。
“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无论何种选拔方式,都要保证公平公正。”郑州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这些矛盾:一方面加快优质学校的发展和培育,另一方面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但这需要一个过程。